首页

艾彩女王的狗

时间:2025-05-25 18:50:59 作者:湖北荆州:古城墙下赛龙舟 飞浆竞渡迎端午 浏览量:27274

  中新网陕西宝鸡12月10日电 (记者 阿琳娜)记者10日从宝鸡下站遗址联合考古队获悉,2024年考古人员在下站遗址共清理各类祭祀坑9座,更多关于秦汉时期国家祭祀礼仪文化的细节被揭开,也证明了下站遗址是目前中国发现的秦汉时期性质最为明确、延续时间最长、保存最为完整的国家祭天遗存。

图为下站遗址全景。宝鸡下站遗址联合考古队供图

  祭祀活动作为王朝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,承载着对天地神灵的崇敬与国泰民安和政权长久的期盼。秦汉时期的“畤祭”见证帝国的祭祀与政治演变。从秦襄公立西畤,到汉刘邦增设北畤,形成了“雍五畤”。汉武帝时期,“雍五畤”的地位被甘泉泰畤取代,直至西汉末年被废。

图为长条形祭祀坑。宝鸡下站遗址联合考古队供图

  2024年,考古人员在下站遗址共清理各类祭祀坑9座,全部为长条形动物牺牲坑,坑内填土及坑底皆未见器物出土。这些祭祀坑依据形制不同可分为两种。其中一种为平行排列的南北向窄长条形,主要埋藏牺牲为牛和羊,牛皆头向北,排列紧密,摆放较有序,在下站遗址历年发掘中较常见。

  另一种为宽长条形,主要埋藏牺牲为马,马无固定头向及姿势,摆放较乱,为下站遗址首次发现。结合下站遗址2020年至2023年三次发掘所清理的各类长方形动物牺牲坑、长方形车马坑及洞室祭祀坑的形制与年代,可以大致勾勒出下站遗址从春秋中期至西汉晚期,不同时期祭祀坑的年代序列。

图为“密”字陶文陶片。宝鸡下站遗址联合考古队供图

  下站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、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院副院长游富祥介绍,这一序列揭示了先秦祭祀文化在长达数个世纪中的连续性与发展,展现了这项祭祀活动是如何从诸侯习俗逐渐演变为国家仪式。这种连续性不仅体现了文化传统的稳定性,也反映了社会价值观和宗教信仰的持久影响。

  游富祥表示,随着对下站遗址的深入挖掘,密畤的历史延续性也逐渐被梳理清晰。密畤从公元前672年建立到西汉末年被废,前后延续使用时间长达600余年。下站遗址结构布局也颇具特色,各类祭祀坑围绕中心建筑区呈规律性分布,年代相近、类型相同的祭祀坑之间无叠压、打破关系,表明国家对畤的结构形制有严谨规划。尽管“雍五畤”在汉末被废止,但其内容却为南郊天坛祭祀所吸收,成为后来中国传统天坛祭祀的一部分,影响深远。(完)

【编辑:付子豪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乡村艺课、参演戏剧、逛博物馆……这个暑假满满“文化味儿”

从整体情况看,因冷空气频繁来扰,气温起伏不稳定,今年浙江大部地区的入春时间比往年略迟。如杭州常年入春时间为3月8日左右,绍兴的常年入春日期为3月6日。

肺部筛查数据显示:年龄因素对肺结节产生有重要影响

市树岛上,凤凰木旁,扫一扫认养牌上的二维码,树木信息一目了然。“等树根扎深,树干再长粗壮些,就可以带着小外孙来看自家的树了。”林永成3年前认养的一株凤凰木,如今已有碗口粗。

台风“摩羯”持续增强 广东多条海上航线停运

红其拉甫海关关员:当好让党放心、让人民满意的国门卫士

带着“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”的获奖证书从会场回到家乡,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村委会主任王有寿要做的第一件事,就是召集村委会成员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。

四川松潘举办第八届古城花灯会

大连空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翔介绍,本次开工的航站楼及楼前高架桥桩基础工程总面积达20万平方米,涵盖航站楼及楼前高架桥桩基础及楼前基坑工程。整个工程由三千余根嵌岩桩组成,桩径1.2米至1.6米,桩长最长超过80米,是常规陆地机场桩长的3倍,上述工程总工期约一年半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